浏览次数:15547 发布时间:2023-08-28 |
8月22日, 在中国科大附一院造血干细胞捐献采集室,经过四个小时的采集,肥东80后妈妈宁峰芸顺利捐献造血干细胞混悬液234毫升,为素不相识的一位14岁的血液病患者送上“生命火种”,成为肥东县第四例、合肥市第111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出生于1983年的宁峰芸是肥东县白龙镇团结村人, 作为一名房产经纪人,多年来一直坚持无偿献血。2005年5月,刚刚工作的宁峰芸在合肥步行街的献血车上参加第一次无偿献血时,通过志愿者介绍得知了造血干细胞的重要性,当即多留了10毫升血样,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今年春节后的一天,宁峰芸接到合肥市红十字会的电话,告知自己与一位患者配型成功,问“愿不愿意捐献造血干细胞?”宁峰芸不假思索便答应了捐献,“接到电话时我很是意外,毕竟从加入中华骨髓库后,都好多年了,差不多都忘了,如今配型成功,真是一种缘分。”
回家后,考虑到父母上了年纪,宁峰芸只把自己的决定告诉了爱人,并得到爱人的全力支持。配型时,当宁峰芸从血站志愿者的口中得知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概率只有十万分之一,而且捐献年龄不能超过45周岁时,她更加坚定了捐献的决心,“我都已经40岁了,不能再等了,这么小的概率让我遇上了,那就更不能错过。”
在顺利通过高分辨采样、体检环节后,宁峰芸 主动每天坚持跳操一个小时,调整生活作息,避免熬夜,同时增加摄入红枣和牛奶,只为把质量最好的造血干细胞捐献给患者。
8月17日,宁峰芸在合肥市红十字会的安排下入住中国科大附一院,等候正式捐献。考虑到爱人工作忙,顾不上家,11岁的儿子一个人在家不放心,她便把孩子一起带到了医院。入院后,因为动员剂的药物反应,宁峰芸出现了头晕症状,一旁的儿子严梓坤 便暖心适时陪在身边,并给妈妈端茶倒水、 端凳子 ,“ 妈妈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救人,很伟大。”严梓坤告诉记者。
8月22日上午,宁峰芸的血液经过血细胞分离机,渐渐收集起被誉为“生命种子”的造血干细胞,经过几个小时的采集,宁峰芸成功完成捐献,为素不相识的一位14岁血液病患者传递了“生命的种子”。
“我是一名志愿者,捐献造血干细胞挽救生命,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宁峰芸说道。得知救助的患者年龄和自己的孩子差不多大,作为一名妈妈的宁峰芸 心疼不已,“希望我的微薄之力让孩子早日战胜病魔,尽快康复,健康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