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次数:2728 发布时间:2016-03-29 |
阳春三月,春暖花开,一个肥东人都很熟悉的身影又开始在县城的大街小巷忙碌了起来:义务帮人修理太阳能热水器、为市民身边的市政工程细心地“找茬”……他就是一直热心公益事业的无偿献血志愿者龚英良,因为14年来坚持无偿献血8200毫升,日前他还收到了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国红十字会、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三部委联合颁发的“2012~2013”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银奖,成为肥东县唯一获此殊荣之人。
为民“找茬”消除安全隐患
日前在县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记者一行来到了龚英良租住的地方——人民路一小巷内的一栋民房。刚到楼下,热情的龚英良便早已经下楼迎接了,并与我们不时寒暄着。当上到一楼楼道的平台处,头上一根刚刚更换过的、有别于其他地方的电线引起了记者的注意。
“这是我今年的找茬战果之一。”看到记者的目光,龚英良笑着解释道,原来今年春节后2月的一天,龚英良在下班经过这里的时候,一个不经意的抬头,突然发现供电的电线有老化迹象,“有的电线起包、有的电线则是异常的发黑,明显已经老化了,这要是下雨天,会发生短路的,存在不小的安全隐患。”
第二天,龚英良就打了供电热线反映了自己发现的情况。不久,在经过现场查看后,县供电局的工作人员给予了及时的更换,消除了安全隐患。“自从这段有安全隐患的电线被更换后,住在这栋民房的居民只要看到我,就会一个劲地跟我道谢,有时搞得我怪不好意思的。”
无偿献血获国家级殊荣
随后,在龚英良的家中,记者看到了前不久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国红十字会、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三部委联合向其颁发的“2012~2013”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银奖证书,金光闪闪的证书在阳光的映射下甚是夺目。“因为近年来几乎每隔半年龚英良都去参加无偿献血活动,14年来在县中心血站他累计献血8200毫升,超过了两个成年人所拥有的正常血量,到目前为止是肥东县献血量最多的人。”县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因为多次无偿献血,龚英良目前已经有了10本鲜红的献血证,并先后获得了肥东县第二届道德模范提名奖、国家卫生部和红十字会又授予其无偿献血奖铜奖等荣誉。“而这个‘2012~2013’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银奖是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国红十字会、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为了奖励龚英良无偿献血的奉献精神,于今年2月底三部委联合向其颁发的。”
说起领奖时候的心情,龚英良有别于常人的淡定让记者惊诧不已。“其实在今年春节后我就接到了合肥市血站的电话通知,叫我去领这个奖项。在得知消息的那一刻,我心里真的是很平静,在我看来,当初无偿献血就是想尽自己的最大努力挽救更多的生命,根本没有想到还有什么奖励的东西,毕竟奖项以及荣誉都是次要的。”
到了2月29日领奖那天,淡定的龚英良竟然骑着自己的电动三轮车赶到了合肥市血站领取了属于自己的奖项和400元奖金。在领奖的当天,当得知自己是肥东县唯一获此殊荣的献血者时,龚英良更是感受到了无穷的动力,并给自己定下献血的目标,“拿到这个奖,就是激励着我要帮助更多的病人,所以我给自己定的目标是献血10000毫升,未来我会将献血一直坚持下去。”
义助老乡解“燃眉之急”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由于自己从小在八斗镇富旺农村长大,龚英良对家乡的一草一木有着很深的感情,只要碰到老家人有要帮忙的地方,他也是毫不犹豫地出手相助,且不收任何报酬。
今年的3月19日晚上,下班在家的龚英良接到了三名来自富旺小龚村和老圩村的老乡打来的求助电话,“当时他们在电话里跟我说家里的太阳能热水器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用不了了,而且语气显得非常焦急。”本打算第二天外出上班的龚英良没有多想,便决定取消自己的临时计划,回老家解老乡的燃眉之急。“当时心里就觉得吧,老家人有困难的时候能想到在县城的我,说明了他们对我的信任,所以我当时便毫不犹豫地做了这个决定。”
3月20日早上5点半,早早起床的龚英良便带上必备的维修工具,骑着自己的电动三轮车踏上去往老乡家的路。约摸一个半小时,被冷风吹得眼泪直流的他来到了三位老乡的家。在经过一番认真、仔细的检查与维修后,太阳能热水器又恢复了正常工作。
看到龚英良解决了自己的燃眉之急,三位老乡纷纷掏出钱来准备支付修理费,被他一一拒绝了。“大家都是乡里乡亲的,这点小忙也只是举手之劳,还收什么钱啊。”执拗不过他的老乡又提出送土鸡蛋作为感谢,龚英良也是一口回绝,“在我看来,老家就是我的根,老家人就是我的亲人,帮助他们也是我理所应当的。”